12月8日,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走进武汉小学,开启了以“美由心生,礼形于外”为主题的“美的第一课” 服育、美育公益课程。课堂上,五十多位礼仪班的孩子们跟随一件件校服亲历美的历程,攀登美的阶梯,从外在美的形象、美的着装、美的体态,到内在美的行为、美的心灵,一起拥抱心之美,行之礼。“美的第一课”自2019年发起至今,已累计开设128场,走过了近100所学校,北上黑龙江,南下广东、云南,东达上海,西至宁夏、武汉,美一点点在传递。
孔子在《礼•劝学》中说:“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把服饰作为文明教化的重要议题,将服饰看成人格上的投影,把服饰看作一个人能不能立足于社会的大事。
校服是学生的“第二层皮肤”,它不仅是一套服饰,还是媒介,把一个学校的理念和精神价值织在其中,浸染文化,自然地彰显出学校的独特性和气质美,既是流动的学校文化名片,也是学生隐性的学习资源。
武汉小学在七十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以“崇尚童真、格心立人”为核心的“童心教育”哲学。遵循生命发展节律、守护儿童天性,让“孩子有孩子样”,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成长的教育场域,而合体的穿着装礼仪、仪态举止也是“童真”“立人”的外化与彰显。
参加本次课程的礼仪班同学表示,45分钟的学习让他们对服装礼仪和服装养护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后在学习生活中,也会将本次学到的内容传递给其他同学,在学校里建立起人人懂礼仪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服育”概念在国内不断被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意识到服育的重要性。而在邻国日本,穿衣打扮早被视为一门必修课,在学校、家庭中从小开始培养,并挖掘其背后隐性的教育功能。时至今日,服育已经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根深叶茂,并且形成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系统化培养的架构。这种教育不仅停留于服装穿搭,还延伸到了生活能力、环保意识、习俗文化、健全人格的培养。在这里面,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化的认真,也是对一衣一物的珍视,在这样的教育里,孩子们更容易成长为具有“生存能力”和“丰富心灵”的人。
康德说过,“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通过审美, 人们可以开启一种新的、一种不同的看待、感受、思考世界的方式。校园是一个无声的“教育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校标、校徽,还有校服都是美的载体,浸润、熏陶,改变学生气质。伊顿纪德希望通过“美的第一课”为孩子们带来美的启蒙—一个人若有幸接触过美好的事物,这份美好会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伴随终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