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老师一行莅临红宝石参观指导

9月2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老师协同苏州姚惠芬刺绣艺术馆馆长俞宏清先生一行莅临红宝石指导工作。重点参观了红宝石墙布窗帘精品展厅、刺绣工艺车间,并针对国粹苏绣与现代刺绣工艺的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公司董事长刘德海先生、总经理凌厉先生等人员进行了热情接待。


image.png

首先一行先来到红宝石窗帘精品展厅进行参观,由品牌负责人徐珂带领,一一参观了展厅重点展出的独幅刺绣背景《天鹅湖》、《林中客》、《浮世三千》等,姚惠芬老师及俞宏清馆长对红宝石刺绣题材及工艺技法赞叹不已。俞宏清馆长表示,现代刺绣工艺将中国苏绣传统刺绣针法,如叠加、乱针、打籽针法等工艺表现的非常到位。同时姚惠芬老师表示红宝石绣线的精细程度已经接近传统苏绣,作品题材更受年轻人的喜爱,这与传统苏绣形成鲜明对比。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参观完精品展厅,一行来到红宝石刺绣工艺车间,刺绣工艺车间负责人向姚惠芬老师及俞宏清馆长展示源于苏绣技法的红宝石墙布,并对机绣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看似简单的机绣背后则隐藏着复杂的数字化支撑以及对传统工艺的完美解读。

image.png

最后,董事长刘德海先生、总经理凌厉先生及姚惠芬老师、俞宏清馆长在会议室共同探讨国粹苏绣与现代机器刺绣工艺的融合之路。

image.png

非遗融合企业文化,复兴中国国粹艺术


姚惠芬老师表示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很多企业均在通过非遗项目的嫁接,将中国国粹艺术融入企业经营,从产品和文化层面为品牌加分,顺应了市场消费需求,而传统文化也需要通过市场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国粹艺术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image.png

苏绣的匠心文化与红宝石精工产品的结合


董事长刘德海先生表示,红宝石墙布窗帘近年来在产品题材和工艺方面不断的推陈出新,这源自于国粹苏绣的学习、传承和研究,红宝石一直关注苏绣技艺的发展,我们推出新品时都要借鉴苏绣的技法。红宝石墙布窗帘一直坚持原创精品路线,每一款作品从设计到出品要经历数月时间精心研磨,这于苏绣的匠心精神不谋而合。

image.png

传统和当代的精神融合,焕发新的生命力


俞宏清馆长表示,从目前红宝石墙布窗帘的产品来看,从题材、技艺、色彩等方面均表现出娴熟、前卫的产品理念,非常值得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但苏绣为代表的中国国粹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高度,可以为品牌做加持。

image.png

国粹变革必将让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


国粹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直声名在外,却又有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姚惠芬老师以及姚惠芬刺绣艺术馆一直致力于推广苏绣文化,从国内巡展到海外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让更多人认识到苏绣的魅力。目前需要更多的渠道让寻常百姓接触到,并能够拥有。红宝石墙布窗帘一直走在弘扬国粹的路上,未来在双方的合作下,推动国粹变革,必将让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



image.png

姚惠芬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沈寿仿真绣第四代传承人。数十次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被誉为“苏绣传人”、“中华巧女”,荣获“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山花奖”。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的姚惠芬从艺已经40余年,是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她和当代艺术家合作,使苏绣第一次作为当代艺术作品进入威尼斯双年展,引发广泛热议,其中每幅作品都应用了苏绣的四五十种针法,不仅恢复了大量针法,也极大突破了传统苏绣的创作思路,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认知,展现了苏绣更多的可能性。姚惠芬在上海北京等地多次举办展览,与此同时,她仍在创作新的当代苏绣艺术作品,力图进一步展现苏绣的当代面貌。

个人主要成就:荣获“江苏大工匠”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称号,作品《骷髅幻戏图系列》荣获有中文文化奥斯卡之称的“文化产业学院奖”传统工艺振兴项目金奖。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