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教育稿】“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精彩回顾

7月12日,由伊顿纪德《優教育》主办的“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在南京图书馆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彭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大学人文课程创建者夏中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易晓明,教育部课改指导组专家成尚荣等,携手李庆明、陈文艳、马维林、秦波、陈刚、姜源、张延银、朱乃楣等校长,李杰、骆筱红、冯果川、郭青梅等社会美育实践者,与近300位校长、教育人,从观念自觉到行动提案,以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抵达“人之为人”。教育可以成为一场美学盛宴,美育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教育或一种面向部分学生的专业教育,而是一门人人都需修习的必修课,渗透到学校现场的方方面面。

少年书简,对话生命之美

付润石x张禾

流萤染夏,一位少年和另一位少年相遇了,在急剧变化、即时通讯的当下,两位少年自觉洄游到“从前慢”的状态,在等待与书写中,彼此感受到交流的畅快、生命的欣悦,在一封封书简中生成了他们自己的时间。

《少年书简》的作者付润石和张禾对话生命之美,用双脚去丈量,用心灵去感受,跋涉在通往“桃花源”的路途中,向文明世界之深处慢溯。博尔赫斯、奥克塔维尔·帕斯、海子、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阅读脉络从他们读过的书籍中生长出来,延展着他们生命的美的历程,思想之水在对话中交汇,然后各自流淌在不同的旷野。

本次论坛以一位少年与另一位少年的书信对话开启,这是美的相遇。教育就是与美相遇,打通时间的通道,让人与人相遇,生命与生命相遇。“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少年慢慢学会了飞翔,像萤火虫一样在暗夜里发出自己的光。而这一切,美是起点,美也是归宿。

教育是与美相遇,积淀生命中美的基因

魏晋士人际遇蹉跎世态,葆有价值觉醒,“渔夫知世患,乘流泛轻舟”,不为物役,立命安身于不被俗世暗黑覆盖的超越之境。在六朝古台城旧址,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创始人、《優教育》主编陈忠古今相联、中西对照,与至今不泯的教育家精神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学人信仰美的共相。

教育是唤醒心灵转向的艺术,以美的标尺丈量教育,陈忠先生解析构建美育立校新路标:一者是遵循教育的节律,借由审美自由的中间态,助推感觉的被动态,转进到思想意志、想象创造的主动态过程。二者审美力、好趣味是理解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审美的人,热心美的事物,得到美的乐趣,生成美的人生观。三者美的领域与善的领域紧邻,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关系亲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真实内化为学子精神底色。四者课程中自觉附着美善的价值指向,构建知、情、意融贯,全人涵育的大美育课程范式。五者美育浸润,在有意味的形式和有准备的情境中,让美成为动词,一草一木都有美育意涵,激活学生教育生活日常的审美化。

永远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告喻,“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在今天世界的痉挛与阵痛中,惟有以审美力观照,在荒原里遍植百草,在焦黑中栽培种子。万物皆有裂痕,那也可以是生长美的地方。

为生命而美学,抵达人之为人

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艺术处于临界点上。”彭锋教授举例人工智能对于艺术的诸多挑战,提出“在一切都可以复制的时代,人类将努力维持生命和生活方式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将任何物品做成艺术品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将人生本身做成艺术品。诗意地栖居或者艺术地生存,将成为艺术活动的唯一目的”。

彭锋教授谈到,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今天这么需要美育,美育的目的就是要重建人的感性意识,让人活得像人。美学不可能给我们关于真善美的确定知识,但能够培养起我们面对真善美的三种行为:生、爱、乐,即审美创造(生)、审美移情(爱)、审美愉快(乐)。在这种意义上,审美化的生活是一种美好生活,艺术化的人生是一种美好人生。

“通过艺术来成就人格”,彭锋教授认为这是美育的功能。美不是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的点缀,人们可以借助审美来扩大自己的意义世界,这种扩大意义世界的方式是无限的。

浸润校园:让美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易晓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美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印发《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易晓明教授认为,美育既不是艺术知识技能的教育,也不局限于艺术教育,而是通过多样的审美活动,指向人的情感充盈、想象丰富和精神提升的人文教育。美感是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经历、情感的共鸣以及精神上的唤醒和启迪。审美通过感官,但不停留在感官,审美关乎意义、关乎心灵。审美、艺术在个体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审美素养是当代人重要的素养和竞争力。中国传统审美是具身化、天人合一的审美。中国传统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为人生而艺术”的定位。

新时代学校美育应该从学科知识技能传授转向面向现实生活的审美素养培育与心灵的培育,构建艺术课程、生活美学课程、生命美学课程以及学科美育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开展审美体验和创作实践教学,创建具有艺术美感的校园环境。

未来学校按美的规律来创造

一所学校的审美是教育最高级的表达。如果美育不是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要融入整个学校系统,它可以怎样发生?以“课程共创”为抓手,如何让美育影响整个学校的文化?

重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亦有译作“建造”)”的经典论述,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庆明由此谈到李泽厚对此的解读,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类内在的尺度是自由的存在物,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学校,就是按照自由的形式来塑造未来学校、未来的人。未来学校应是建立在新感性的哲学高度的学校;学校要审美化,就要办通过艺术的教育;由此让学生、教师、每个人都拥抱艺术化的人生,为人生而审美,为审美而人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易晓明进一步回归理论来处,提到人之为人,重要的是人的主体性,“劳动创造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自由性构成人的生命底色,所谓按照美的规律,即人成为自由的创造主体。美育也不应局限在某一学科或某个教育领域,而应成为教育的未来追求,要从形式美走向教育美学,从塑造美的环境走向让教育的机构、教育的组织中蕴含美的规律,构筑日常经验和审美经验的连接,让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命的自由绽放。

人有三种自我确证的方式,即思维的方式、实践的方式和体验的方式,江苏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马维林从教育现状出发,传统应试教育把学生关在教室中,机械地训练,学生只有思维的方式,没有实践和体验的方式。按照美的规律,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阐释。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未来教育应是让人高高挺立的教育,未来学校应让人的主体性充分张扬,让人以全面的方式生活,让人成为自由的、解放的人。

按美的规律造物,按美的规律塑造生活,从探寻美的规律,到追寻无限的美,学术主持、教育部课改指导组专家成尚荣强调回到人上去,关照人的创造性,让人在审美的绿地上健康滋润地成长,文化上的进步让人类迈向最高的自由境界,而这应是审美的境界。

儿童学习:自然而然的儿童美育

秦波(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美在自然,童年需要奔跑的草地和田野。“将大自然请进学校,把学校接入大自然”,一直是童心教育打造“尚美”学校空间的审美态度。秦波校长提出,美育需要慢慢滋养、浸润,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致力于在城市中心建造一所自然学校,在顺势而为的美育空间中展开自然而然的审美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及其周边审美教育资源,涵养自然童心的审美气韵。寻着“童年的刻度”,美在生长,向儿童学习:自然而然的儿童美育教育实践探索历经6个阶段23年,逐步建构“尚美”育人的系统表达,超越社会角色的生命美学,在自然而然中让儿童成为他们自己的样子去和世界对话。尊重“儿童”,发现“童心” ,遵循儿童成长规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儿童真实的童年生活铸造空间,让教育如农业,精耕细作。

依于仁、游于艺、成于戏:戏剧融通课程与生活

陈刚(天府七中教育集团领航校长,天府七中党委书记、校长)

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新课标首次将“戏剧”纳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内容之中。戏剧因其本身所具备的交流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与更广泛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而成教育戏剧,逐步形成一种有趣、有效、有价值的教学方式。天府七中将戏剧教育贯穿十二年各学段:于小学,打开综合艺术下的教育的戏剧;于初中,开展教育戏剧基础之上的艺术素养的培养;于高中,以戏剧打开艺术视野。从基本的能力发展、跨越学科的教学、艺术素养、心理发展、社会发展各个维度对教育戏剧课程进行界定,从基础性、拓展性、活动性三个阶段的必选、选修课程来构建的“执仁戏剧”,在欣赏、表现、创造和融合的教育戏剧中走向全人的教育,生发孩子生命的更多的可能。陈刚校长认为我们应该有一种系统性对孩子感知力的培养,有了感知力,有了和外部的这种独特信息的交换,才能谈独立思考能力,才会有对知识的辨别力和消化吸收、迁移转化。

立在学校中央,学校美育整校推进

姜源(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

面对当下的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现状,姜源校长认为:美育恰恰是想把教育慢下来。自人类文明史发生之始,美便与之相伴。在重构学校美育的过程中,对美的认识应是立体的,既包括物理空间,也包括文化空间。美育不仅仅聚焦于音乐、戏剧、舞蹈、美术这些艺术课程,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目标中都含着美,包括体育的运动美学、数学的数字美学和符号美学,所以美是能够把所有的教育贯穿在一起的特别具象的,但又很抽象的目标。

如何让美浸润校园?姜源校长提出八大举措:提升教师美学素养、实现美育元素的文化渗透、开发各学科的美与资源、促进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开齐开满艺术课程、建立美育评价机制、延展社会资源美育空间,让美“立”在学校中央。

以美丈量生命,让教师走向审美自觉

张延银(温州市未来教育新样态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校就是一个重返心灵的场所,在日常里就可以抵达审美的境地。张延银校长展示了学校和教师如何走向审美自觉,把美作为日常生存方式。张延银校长认为我们谈论“审美自觉”,谈论的应该是“爱与美”,而这两个密码都隐藏在人类心灵的深度里面。教育者有怎样的灵魂,就会发出怎样的教育行动。“B612星球”隐在苍南实验小学校园的绿荫中,成为学校一个有灵的地方,每一个身处其间的人们沉溺在无限重复的现在里,更加细腻地感受着这个世界。“心灵操练是要拓宽人的精神世界,造就精神活泼健全的人。它是围绕着美展开的,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美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也参与到心灵操练当中,那毕竟能让人直接看见美。” 走向审美自觉的教师就是叶澜教授所言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走向审美自觉的教育者会以平稳广阔的心境,长期保持高质量的身心状态,学以为己,学以成人,他会拒绝肆意妄言,在谦卑里完成自己,对自然、真理、生命、时间和人性充满敬畏。

重塑教育美学,美学视域下的全景式育人

朱乃楣(国家督学、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校长)

校园是给儿童欢乐与希望的地方,给他生长与发展的地方。朱乃楣校长提出,校园空间的诗意有着三个元素——浪漫与自由,建构与生长,无处不在的分享与展示。空间的意义在于生命气息和成长性,空间与身处其中的人产生共鸣,并建立新的格局、新的构造。我们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视角构建每个空间,让这样一个空间使每个儿童感受到的是安全、自由与浪漫。洵阳路小学建构“WIDE”空间,创设广域课程,让“空间”转化为“土壤”,学习由此发生并连接世界。美学视域下的全景式育人,让学校从建筑到景观,从全貌到细节,由内而外散发出美感;每一天,空间在变、人也在变;空间在生长、人也在生长,诗意中散发着理性,彼此交融、共生。

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让教育走向美学境界

马维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

教育美学的建构逻辑在于过度功利化的教育束缚学生发展,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美学关照,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马维林提到,教育美学体现为以崇高、自由、解放的美学精神,聚焦课程教学实践的审美转向,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的未来想象。

教育应充满情感、彰显理性、富有逻辑、激发想象、勇于创造、健全人格,南菁高级中学以百年校史为文化基因,从科学探究课、研学旅行课、戏剧艺术课出发,以教学审美化为主题进行教学过程重构,构筑“大美育”课程体系。审美活动真正的教育之“用”,在于成就生命的美好,让师生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全人教育与社会美育行动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教育正在突破原有的边界,走向全域化。

戏剧天然与美育相关联,但却不止于舞台。一理艺生创始人郭青梅认为戏剧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生活着的、成长人。戏剧中有语言、视觉、节奏、肢体,沟通、合作,以及最后展出的载体,所以它不仅在台前幕后。创意是戏剧的核心,人生就是一个舞台,戏剧给了我们很多可以玩的机会。

让一线乡村教育的行动者重新理解美育,重新去感受在教育里,美育如何能够提供一些特质去支持突破面临的挑战,创造一种有可能的不一样,带给行业、体制内外一种启发。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人骆筱红认为这是他们工作的基础逻辑。

“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留给孩子成长的、闲散的空间,没有留给教育工作者真正回到生活、理解儿童的空间。”A4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李杰认为美术馆和博物馆不只是一个展示的平台,而是一个链接者,弥补家校社资源的割裂。

“童筑”儿童建筑教育机构创始人冯果川认为,我们的教育有时候是一个“拧巴”的过程。建筑课很好地抵抗了常规的教育里通过语言去讲的方式。“把建筑作为一种媒介和力量,让孩子们掌握一种驾驭自己生活的能力,让孩子发现他真正的宝藏不是大脑,是身体。”

“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发现学校教育的力量,或者由家庭原动力所发出来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强大的社会教育力量的加入。” 圆桌主持、原扬州梅岭小学校长陈文艳谈到,只有更多富有创意的,秉持“儿童是完整的人”这样观点而进行的社会美育行动才能突破教育原有的边界,也打开教育的境界。

我的学思历程:观照中华文化诗意谱系

夏中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大学人文课程创建者)

西学“审美”、国故“爱美”,学校美育不仅是审美的教育,也应是爱美的教育,把自身所认同的人生之美、世界之美、艺术之美落入内心,因心灵高尚而生发出生命的美丽。

读“钱钟书”,体悟他的“为学问而审美、为人生而爱美”,以美的眼光观照,夏中义教授作此注解。钱钟书研究诗歌是在一个历史的空间里边,对象皆典出中华诗谱,且侧重于诗艺,多从形式、修词、风格着手,“打通”中外,探询人类审美共相。如果说钱钟书诗歌美的研究重在“审美”,则其写诗,是为“爱美”。爱美者把美建立在“切己”的基础上,而不是“从众”。如何界定“自己”,用一辈子做自己最期盼的理想角色,是为“人格自圣”。“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按照理想的尺度生长,自我励志、自我呵护、自我体认,抵御“善的脆弱。

“雪老霜新惯自支,岁寒粲粲见冰姿。暗香疏影无穷意,桃李漫山总不知。”真君子因其内心的底气而“不言”,用心灵的“萤光”照见自己要走的路。

十余年间,伊顿纪德《優教育》服膺教育,在各地主办、协办近300场教育思想力讲堂,以行动人的姿势采撷、蓄积、链接、传递优质教育资源,这些得自《会饮篇》中美的阶梯喻说,从揣摩美的共相,到积淀生命成长中美的基因,再到连接美善的行为,指向知识之美、思维之美、精神之美广阔的领域……

好的教育,是一趟“美的历程”。直面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恢复审美经验既指向纯粹美学构想,又聚焦于人之精神的完整发展,人以艺术化的生存走向美好生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的浸润在于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以美学精神重塑学校精神气象。美一旦被唤醒,会自然生长,蔚然成风。我们期盼与众教育人循美的阶梯,重构审美的教育生活,走向人的整全教育。(文/刘娜、李雪莹、徐洁、魏树文  图/吕凯)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