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直以来,教育被认为是崇高的事业,教师也被认为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谆谆告诫教师应以身作则,“自化化人”、“自警警人”、“自达达人”,同时告诫社会“腐蚀教师是重罪”。然而,在教育系统,也客观存在着违法违纪的贪腐行为。近年来,教育系统的反腐力度空前,多位教育局长、校长涉嫌违纪违法被查,给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
2023年2月,浙江省余姚市原教育局局长王胜战被查。据了解,他在职期间曾经多次贪污公款,欺上瞒下,甚至还将黑手伸向了学生的食堂经费上,从中获利3个多亿。
3月14日,原昆明市西山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剑被查。
3月14日,原山西省阳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高巨海被查。
3月14日,原江西省井冈山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邝小明被查。
3月15日,原湘潭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胡湘南被查。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多位教育人被查,教育行业内的贪腐行为触目惊心,甚至有媒体形容为“塌方”式腐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如何惩治教育腐败行为,更要思考如何回归立德树人本位,杜绝桌子底下的交易。一方面,推动采购机制变革,破除“玻璃门”、“入围”、“白名单”、“地方保护”等限制市场公平开放的隐形壁垒;构建由家长、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多方共同监督的民主、阳光、透明的市场化采购机制,切切实实提升学生家长满意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校服采购为例,近年来上海、江苏等地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倡导家委会参与校服选购,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表达,既有效保障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也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腐败行为发生,社会满意度逐年提升。另一方面,还需着力推动行业自律与企业合规经营,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在校园服饰、教育装备等细分领域,也有部分优秀企业坚持底线,“将价值观内嵌于行动细节”,以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不做桌子底下的交易,开放诚恳,极度透明,坚持“不是合法合规的利润一分都不要”。秉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最终发展为细分领域的头部品牌。
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在当今社会,制度建设已成为许多国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领域也同样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规定,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学校食堂采购贪腐问题曾屡见报端,此外,以教育装备采购为例,学校领导收受回扣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无论是食堂饭菜还是教育设备,都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建立健全开放、透明的采购模式迫在眉睫。今年3月17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二中校长曹维栋被查,其被当涂县网友举报一个插线板中标价格高达3600元,一个市场价800元的单灯控制器,中标价格高达4000元。曹维栋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打着“公开、透明”的幌子实现敛财,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为地方保护和区域小作坊中标开通绿灯,而行业内一些公认的服务和品质都有保障的优秀品牌却被排挤在外,这种现象仍不在少数。
教育体系的优化同样不容忽视。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的统筹配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丰富、深入的教育。同时,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民”,即要培养一个有责任感、有才干的人,是以德育为核心。然而,教育腐败的严重危害却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教育腐败不仅影响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更伤害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权益。秉持“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教育机构和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强化监管执法力度,完善制度体系、倡导诚信文化,才能有效杜绝桌子底下的交易、预防教育腐败行为,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透明、公正、廉洁的环境,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本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彩评论